网上科普有关“六年级上册科学要点知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六年级上册科学要点知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要点(知识方面)
“工具和机械”单元
1.本单元学习了哪些简单机械?
2.知道杠杆上三个重要位置的名称并能找出生活中应用的杠杆的三个重要位置。
3.怎样才能使杠杆尺平衡?知道杠杆为什么省力、费力的道理;能举出省力、费力杠杆的实例。
4.能正确判断轮轴的轮与轴,知道当我们把力用在轮上或轴上的效果。能举出轮轴应用的实例。
5.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各有什么作用和具体的应用?能比较不同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6.斜面有什么作用,斜面的坡度大小与拉力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能举出斜面应用的实例。
7.了解自行车上链条和齿轮的传动关系,能找出自行车上应用的简单机械。
“形状与结构”单元
1. 指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的能力有怎样的关系?横梁平放与竖放哪个承重能力大?
2. 知道拱形承重的秘密,能例举拱形应用的实例。
3. 长方形与三角形的框架,哪个稳定性好?怎样才能使正方体的框架更坚固?
4. 要使物体不容易倒,需要哪两个条件?
5. 平桥与拱桥哪个承重能力大?钢索桥有什么优点?
6. 瓦楞纸做的箱子为什么不易变形?
7. 假如跨度一样,平桥、拱桥、钢索桥,哪类桥梁承重能力大?
“能量”单元
1. 通电导线、通电线圈放到小磁针上方,可以看到什么现象?
2. 电磁铁的磁极可以改变吗?怎样改变?
3. 电磁铁磁力的大小可以改变吗?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4. 了解小电动机的组成,小电动机工作时把电能转换成什么能?
5. 能量是可以转化的,能举出能量转化的实例。
6. 我们应用的电是哪些能量转化而来的?
7. 目前我们主要使用哪些能源?煤是怎样形成的?
8. 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节约能源?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
1. 你知道哪些我国的稀有植物、动物?
2. 给植物分类,你有哪几种分法?
3. 能例举一些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能例举一些昆虫类、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
4. 动物、植物的生存与环境的关系。
5. 杂交水稻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1.轮轴,杠杆,斜面。2.用力点,阻力点,支点.跷跷板.5.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能省力.动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 导语下面我们将有一次美妙的知识旅行,来吧,小朋友,你还等什么呢?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1、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
4、自制酸奶的步骤:1、制作名称: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
制作过程:
(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那么粗,他们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青梅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12、胡克发现了细胞。
1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第二单元 我们的地球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
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
9、七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
10、四大洋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1、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12、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麦哲伦
13、你的家乡的主要地形地貌是平原
14、目前人类在探地研究中达到的最深深度是14千米
15、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用。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
1、蜡烛的变化
一、问题解答
问题1:加热时,蜡块有什么变化?冷却后又有什么变化?
答:加热蜡块时,我们会发现蜡块会慢慢变软,再变成蜡烛液体;冷却后,又会慢慢变成硬的固体。
问题2:下面这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你的证据是什么?
答:生鸡蛋变成熟鸡蛋、面粉做成馒头是性质的变化;树叶颜色变化是颜色变化;火柴燃烧、盐酸地在石灰石上是出现发光发热现象,这些现象都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铁水变成钢锭、水的三态变化都属于形态的变化。
问题3:选择下面的活动做一做,说说它属于哪一类变化?为什么属于这一类?
答:(1)在装有白醋的玻璃杯中放入一个生鸡蛋,这个变化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蛋壳上会出现许多的小气泡,过一段时间蛋壳会变软,慢慢变成其他的物质。(2)压扁饮料罐,饮料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并没有变成其他的物质,所以这个变化属于形态变化。(3)在碱中倒入少量的白醋,会发现产生大量的气泡,并逐渐消失,变成了别的物质,所以这个变化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4)往澄清的是会中吹气时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慢慢地变混浊,静置一段时间,烧杯底部会出现白色的沉淀,这说明石灰水已经变成了别的物质,所以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5)将白糖加热至熔化,白糖由固体变成了液体,形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所以属于形态变化。(6)将白糖加热至焦黑,这说明了白糖已经变成了其他的物质,所以也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2、铁钉生锈了
一、问题解答
问题1:你在哪里见过铁锈?答:自行车的车把、车条、链条、铁窗、铁扶手、铁钉等铁制品上都有会铁锈。
问题2:铁锈是不是一种新的物质?答: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
问题3: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答:铁在有水、有空气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除此之外还要告诉学生铁在接触酸、碱、盐等物品时也容易生锈
问题4:人们根据生锈原因,想出来很多的防锈的办法,你知道这些办法由什么科学道理吗?答:擦去水分是为了隔绝水;覆盖搪瓷、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喷漆是为了隔绝空气;制成不锈钢是为了改变钢铁的内部结构。
3、变色花
一、问题解答
问题:用毛笔在花瓣上抹上白醋,在叶子上抹上碱水,再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纸花会变成什么颜色?答:纸花的花瓣会变成红色,而叶子会变成绿色。
三、实验与制作
制作名称:用紫甘蓝做试剂
制作材料:紫甘蓝、温水、塑料袋、烧杯、牙签
制作方法:
1、将紫包心菜(约50克)撕碎,装入透明厚塑料袋中。
2、往塑料袋中加入一杯温水(约50℃~60℃)。
3、一只手握住袋口,另一只手反复挤压菜叶3~5分钟,直到水变为紫色为止。
4、用牙签在塑料袋的底部扎一个孔,将紫包心菜汁倒人小烧杯中。
问题:做这个实验需要控制哪些条件呢?
答:做这样的对比实验时我们要注意控制好变量和不变量,在这个实验里,我们要用水量一样多、污物大小一样大、洗得时间要一样长、用的力要一样大、洗涤剂的用量要一样多,所不用的是洗涤剂的品种不同。
四、实验制作
实验名称:设计实验证明哪种洗涤剂的效果好。
实验材料:洗衣粉、皂粉等几种洗涤剂,烧杯、小勺、滴管、布条、食用油、墨水、果汁
实验过程:
1、往2个烧杯中倒入同样的多的水,分别放入一小勺洗衣粉、皂粉,分别搅拌三分钟。
2、分别用滴管滴三滴食用油在两块布条上。
3、把布条分别浸泡在两种溶液中,观察布条上污物的变化。
实验结论:(根据自己的实验观察概括)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如下:
1、物质的变化:该单元介绍了物质变化的现象和规律,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指的是物质在形态、状态等方面发生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化学变化指的是物质在化学结构上发生变化,如铁生锈。
2、空气的组成与性质: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其中主要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该单元介绍了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如空气的密度、压力、流动等。
3、水: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变化。该单元介绍了水的组成和性质,如水的密度、溶解性、流动等,同时还介绍了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4、土壤: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对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该单元介绍了土壤的组成和性质,如土壤的质地、结构、有机质等,同时还讲解了土壤的保护和利用。
5、保护环境: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该单元介绍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等,同时还讲解了环境法规和环保行动的意义和方法。
物质变化的分类
1、物理变化:如物质的三态变化、溶解、沉淀等,只改变物质的形态或状态,不产生新的物质。
2、化学变化:如燃烧、氧化还原反应等,会产生新的物质,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3、核变化:如核反应和放射性衰变等,会产生新的元素和物质,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关于“六年级上册科学要点知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知识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some.net/cshi/202501-942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知识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六年级上册科学要点知识。》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知识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六年级上册科学要点知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六年级上册科学要点知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