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如何验证孟德尔定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验证孟德尔定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至少能从三个水平来验证孟德尔定律,分子水平:杂交、自交和测交;细胞水平:花粉检测法;分子水平:荧光标记等。一、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1、如果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3:1或测交后代为1:1,说明此个体产生A,a两种且比例1:1的配子,进一步说明此个体的基因型为Aa。也就是说,上述图中箭头表示的过程是可逆推理的。2、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不能采用个体水平的方法来验证,原因在于这两种个体自交或测交后代没有性状分离,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这两对基因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分子和细胞水平是可以验证的。教材中提到分离定律时,只强调等位基因分离,而不说成对基因分离的原因就在于此。3、从实验设计的角度分析,需加入实验组即如果基因不是分离遗传的,会表现出性状分离和相应的比例吗?4、强调测交的作用,是利用个体水平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来体现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因而,如果想知道个体产生的配子情况,最好用测交。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1、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与上述过程大同小异,但难点在于如何理解非自由组合时后代表现型的比例,因此,适当加入连锁与互换的知识非常有必要,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如果自由组合,则表型之比为9331,如果非自由组合,则不等于9331“的认识,测交时也是如此。(问题:当两个基因在染色中的距离较远时,也有可能出现9331的比例,孟德尔的实验结果也支持此数据)2、个体水平验证自由组合定律除了用测交和自交外,还可以采用杂交的方法,只要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时,后代能出现性状分离,那么,这两对基因一起遗传时,必然会在性状上出现自由组合,相应的比例除了第一点中提到的9331和1111,还有3311。3、图中最后一行显示了交叉互换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能让学生理解自由组合定律的本质中为什么要加入”非同源染色体“,明确非等位基因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上或非同源染色体上。初步了解基因重组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异同。这也是这堂课的终极目的:考虑遗传时,一定要从”染色体“的角度去思考。
9:3:3:1代表的是不是基因型。9:3:3:1中,其实是表现型之间的比例。基因型是不确定的。
如:YyRr自交后代,性状之间的比例为9:3:3:1。在9中,基因型有可能为:YYRR、YYRr、YyRR、YyRr。不过这四种基因型表现出来的是相同的性状。
孟德尔在做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发现,基因分离比为9:3:3:1。**圆粒:绿色圆粒:**皱粒:绿色皱粒=9:3:3:1这一结果表明,它是由两对基因分别由基因的分离定律独自分离的比例3:1产生的。 在真核生物中,自由组合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
扩展资料:
孟德尔基因的其他定律:基因分离定律。
(1)纯种高茎豌豆体细胞中含成对高茎基因,纯种矮茎豌豆体细胞中含成对矮茎基因。
(2)减数分裂时,纯种高茎豌豆只产生含D基因的配子、矮茎豌豆只产生含d基因的配子,亲本杂交得F1,获得一个D基因和d基因。
(3)F1体细胞中,D和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具有独立性,为等位基因。
(4)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D和d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含D和d两种比值相等的雌雄配子。
(5)受精作用随机进行,每种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6)F2出现DD、Dd、dd三种基因组合——基因型,比例为1:2:1,因此性状表现为高茎:矮茎=3:1。
百度百科-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百度百科-基因分离定律
关于“如何验证孟德尔定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知识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some.net/cshi/202501-881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知识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如何验证孟德尔定律?》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知识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如何验证孟德尔定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验证孟德尔定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至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