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里的MHC是什么意思?

网上科普有关“免疫学里的MHC是什么意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免疫学里的MHC是什么意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网上科普有关“免疫学里的MHC是什么意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免疫学里的MHC是什么意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 是一组编码动物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群的统称。

人类的MHC位于人的6号染色体短臂上,小鼠的MHC位于小鼠的17号染色体上。MHC的长度大约为4×10^6bp。

人类的MHC也叫做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复合体。小鼠的MHC则被称为H-2基因。

由于MHC的多基因特性,依据其编码分子的结构、组织分布与功能差异,可分为MHC I类、MHC II类、MHC III类基因,分别编码MHC I类分子、MHC II类分子、MHC III类分子。人类的MHC产物通常被称为HLA (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 即人类白细胞抗原。

扩展资料:

MHC的意义与器官移植相关。Ⅰ类和Ⅱ类分子是引起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抗原,供者与受者MHC的相似程度直接反映两者的相容性;供-受者间的MHC相似性越高,移植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同卵双胎或多胎兄弟姊妹之间进行移植时几乎不发生排斥反应;亲子之间有一条HLA单倍型相同,移植成功的可能性也较大;而在无任何亲源关系的个体之间进行器官移植时存活率要低得多。

为了降低移植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移植前的重要工作就是通过HLA检测的方法进行组织配型,选择HLA抗原与受者尽量相同的供者;在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时进行恰当的免疫抑制

百度百科-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医学免疫学的目录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 是一组编码动物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的基因群的统称。人类的MHC被称为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 即 人白细胞抗原 ;小鼠MHC则被称为H-2。HLA位于人的6号染色体短臂上,H-2位于小鼠的17号染色体上。

MHC可以分为经典MHC与非经典MHC两类,经典MHC包括MHC I、MHC II、MHC III基因,分别编码MHC I分子、MHC II分子、MHC III分子。

[编辑](javascript:;)[ 语音](javascript:;)

主要 组织相容性基因复合体 最早在近交系小鼠(inbred mice strains)中发现,克拉伦斯·库克·利特尔在做肿瘤组织移植实验时发现不同小鼠个体间会有排异反应。乔治·斯内尔将移植时引起排异的抗原命名为 组织相容性抗原 ,并指出了H-2复合体就是小鼠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这是最早发现的MHC基因座。因其贡献,斯内尔获得了1980年的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编辑](javascript:;)[ 语音](javascript:;)

根据基因的位置和功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为三类,分别为MHC class I,MHC class II,MHC class III.

MHC class I(MHC I):位于一般细胞表面上,可以提供一般细胞内的一些状况,比如该细胞遭受病毒感染,则将病毒外膜碎片之氨基酸链(peptide)透过MHC提示在细胞外侧,可以供杀手CD8+ T细胞等辨识,以进行扑杀。

MHC class Ⅱ(MHC Ⅱ):大多位于抗原提呈细胞(APC)上,如 巨噬细胞 等。这类提供则是细胞外部的情况,像是组织中有细菌侵入,则巨噬细胞进行吞食后,把细菌碎片利用MHC提示给 辅助T细胞 ,启动免疫反应。

MHC class Ⅲ (MHC Ⅲ) :主要编码补体成分,肿瘤坏死因子(TNF), 热休克蛋白 70(HSP70)和21羟化酶基因(CYP21A和CYP21B)。

[编辑](javascript:;)[ 语音](javascript:;)

1、MHC抗原最初是作为移植抗原而被发现的,是引起移植排斥的主要抗原系统。这种抗原不合,即可引起受体的免疫应答,排斥移植的供体组织。70年代后证明MHC分子还具有重要的免疫生理功能。

MHC分子在免疫应答过程中参与抗原识别。70年代R.M.津克纳泽尔等在小鼠实验中发现杀伤 T细胞 在杀伤感染病毒的 靶细胞 时,只能杀伤同系感染靶细胞,而对不同系的感染靶细胞则无杀伤作用,称这种现象为遗传限制性。随后证明杀伤T细胞与靶细胞的MHC必需一致才有杀伤作用,因此又称此现象为MHC限制性。

2、人们还发现外周血B细胞和 单核细胞 等非T细胞在体外能诱导某些自身反应性T细胞发生增殖反应,称这种现象为自身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AMLR),并证明这是由非T细胞上MHCⅡ类抗原引起的。这种自身反应性T细胞在体内可能具有增强或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借以维持机体的免疫稳定性,因此MHC分子也参与 免疫调节 作用。

3、研究证明,MHC分子对T细胞在 胸腺 内的分化成熟过程也起重要作用。体外研究发现:去除胸腺中MHCⅡ类抗原阳性的 基质细胞 ,则T4T细胞的发育受阻,在胸腺培养细胞中加入抗MHCⅡ类抗原的 单克隆抗体 ,也能阻止T4 T细胞的发育。目前认为MHC分子在T细胞自身耐受的形成和T细胞库的产生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4、现已证明,MHC不仅控制着同种移植排斥反应,更重要的是与机体免疫应答、 免疫调节 及某些病理状态的产生均密切相关。因此,MHC的完整概念是指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编码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控制细胞间相互识别、调节免疫应答的一组紧密 连锁基因 群。

[编辑](javascript:;)[ 语音](javascript:;)

关于MHC的发现、 基因 组成和功能的了解,多基于小鼠实验。因此,从20世纪30年代起已确定小鼠的MHC位于第17号染色体上,称为H2复合体。H2复合体由K区、I区、S区和D区组成,其中I区又分为IA和IE两个亚区,其基因编码产物称为I区相关抗原(Iregionassociatedantigen; IaantigenI)。

1958年Dausset等发现,多次接受输血的患者、多产妇和用同种白细胞免疫的志愿者血清中,存在不同特异性的白细胞抗体,用这些抗体鉴定出许多不同特异性的白细胞抗原,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通过家系和人群 遗传分析 发现,人类MHC位于第6号 染色体 上,称为HLA复合体。

各种脊椎动物都有自己的MHC,除了人的HLA和小鼠的H2外,恒河猴、黑猩猩、狗、兔、 豚鼠 、大鼠和鸡的MHC分别称为RhLA、ChLA、DLA、RLA、GpLA、AgBⅠ(H-1Ⅰ)和B。

198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巴努·贝纳塞拉夫(Baruj Benacerraf)、 吉罗格·D·斯奈尔(George D.Snell)和让·多塞(Jean Dausset,三人的研究为 移植免疫学 的确立奠定了基础。贝纳塞拉夫是美国医学家和免疫学家, 在研究器官 移植排斥 现象时, 发现了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中的免疫应答基因(Ir), 指出免疫现象由此基因所控制, 将免疫学在遗传学的基础上推向了高潮。

斯奈尔是美国免疫学家, 他通过对小鼠的组织移植实验提出: 不同个体间组织的可移植性是由 细胞表面 的特定抗原决定的, 即组织相容性抗原(也称H抗原), 由H基因控制。这种基因存在于某一染色体的有限区域, 这一区域被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多塞是法国免疫学家, 他发现了 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和决定这些抗原的基因HLA基因, 即相当于小鼠的H基因; 还证实人类和其他许多动物都具有MHC。 [1]

MHC基因结构特点

(1)多基因性:基因复合体由多个紧密相邻的基因座位组成,其编码产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例如:小鼠H-2:17号染色体:6号染色体短臂(6P21.31),全长3600-4000kb,224个基因座位(128个功

能基因,96个假基因)。

(2)多态性:群体中在同一个HLA基因座位上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等位基因。

MHC的多态性 的意义:

1 .扩大种群对抗原肽的提呈范围,有利于维持种群的生存与延续。

(HLA产物的多态性主要表现在抗原结合槽的 氨基酸残基 在组成和序列上不同)

2 .不利于 器官移植 中供体的选择。 [2]

[编辑](javascript:;)[ 语音](javascript:;)

HLA复合体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大约4000kb范围内,由一群密切连锁的基因组成。HLA复合体是迄今已知的人体最复杂的基因体系。从 着丝点 一侧起依次为Ⅱ类基因、Ⅲ类基因和Ⅰ类基因区域所在。

Ⅰ类基因区包括HLA-A、B、C位点的 等位基因 ,编码HLA-A抗原、B抗原和C抗原等经典的Ⅰ类抗原(分子)。近年来相继发现大量与Ⅰ类 基因结构 相似的基因,已被正式命名的有HLA-E、F、G、H、J、K、L。其中HLA-E、F、G基因可编码非多态性的Ⅰ类样抗原(或非经典Ⅰ类抗原),但它们的确切功能尚未清楚。HLA-H、J、K、L则属于 假基因 。Ⅱ类基因区十分复杂,主要包括HLA-DP、DQ、DR三个亚区和新近确定的DN、DO、DM等3个亚区。该区的基因是以它们所编码的 肽链 (α、β)直接命名,如DRA、DRB1、DRB2等。已知该区至少存在7个编码α链和16个编码β链的基因,其中有的基因有表达功能,有的功能不明,有的属于假基因。

现在证明,在Ⅱ类基因区内存在与 内源性抗原 处理和递呈相关的基因,即LMP和TAP。LMP又称 蛋白酶体 相关基因(proteasome-related gene),由LMP2和LMP7两个基因组成,其编码产物LMP(low molecular mass polypeptide or large multifunctional protease)与内源性抗原的处理有关。TAP为多肽转运体基因,包括TAP1和TAP2两个基因,其编码产物TAP(transporter of antigenic peptides)与抗原肽的转运有关。HLA复合体Ⅰ类和Ⅱ类区基因名称见表5.1。

Ⅲ类基因区内已定位的至少有36个基因,其中与 免疫系统 有关的基因有C4B、C4A、C2、Bf、肿瘤坏死因子(TNFA、TNFB)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分别编码C4、C2、B因子、TNF-α、TNF-β和HSP70分子。在C4B两侧,还有与免疫系统无明显关系的CYP21B和CYP21A两个基因,编码21-羟化酶。大多数Ⅲ类 基因产物 合成后分泌到体液中去。具体内容见有关章节。HSP70主要在胞浆内,与其他蛋白质肽链的折叠、转位有关,亦可见于MΦ细胞和B细胞的内体(endosome)和膜表面,其作用为阻止内体中抗原的降解,并使之与Ⅱ类分子联合。 [3-4]

[编辑](javascript:;)[ 语音](javascript:;)

HLA复合体Ⅰ类和Ⅱ类基因区内的基因名称

|

I类基因区

|

Ⅱ类基因区

| | |

|

HLA-A

|

HLA-DRA

|

HLA-DQA1

|

HLA-DRB

|

|

HLA-B

|

HLA-DRB1

|

HLA-DQB1

|

HLA-DRB

|

|

HLA-C

|

HLA-DRB2

|

HLA-DQA2

|

HLA-DRB

|

|

HLA-E

|

HLA-DRB3

|

HLA-DQB2

|

HLA-DRB

|

|

HLA-F

|

HLA-DRB4

|

HLA-DQB3

| |

|

HLA-G

|

HLA-DRB5

| |

TAP1

|

|

HLA-H

|

HLA-DRB6

|

HLA-DPA1

|

TAP2

|

|

HLA-J

|

HLA-DRB7

|

HLA-DPB1

|

LMP2

|

|

HLA-K

|

HLA-DRB8

|

HLA-DPA2

|

LMP7

|

|

HLA-L

|

HLA-DRB9

|

HLA-DPB2

| |

[编辑](javascript:;)[ 语音](javascript:;)

研究发现许多疾病与某些HLA等位基因或HLA单倍型确实呈现明显的相关性。与HLA抗原相关的疾病有几个应当注意的特点:病因和病理生理机理未明,以遗传模式分布但为弱的外显率;与免疫异常相关;对生殖影响很少或没有影响。

可用群体和家系研究来证实 HLA复合体内标记基因与各种疾病状态的相关性。因为群体研究易于进行,所以有关资料多来源于这种研究。具体疾病与某些具体HLA抗原的相关性通过计算 优势比 (OR)来定量,优势比可表述为具有疾病相关 HLA抗原的个体与缺乏这种抗原的个体相比发生该种疾病的风险比率。OR越高,在病人群体中该抗原的频率越高。以具有 HLA-B27的强直性脊椎炎病人为例。美国患该病的高加索人种90%具有HLA-B27,美国高加索人种对照者的具有率接近9%。OR=(90×91)÷(10×9)=91。因此,HLA-B27阳性个体发生该病的风险性是 HLA-B27阴性个体的91倍。因为不同种族之间某种抗原的频率通常有明显的不同。所以有必要在同种族中比较病人和对照者。例如,HLA-B27见于48%的患强直性脊椎炎的美国黑人,只见于 2%美国黑人对照者,则OR=45。

已经发现很多疾病与某种抗原相关。 HLA与疾病的相关性可分为统计学上较为肯定的相关性、可能相关性及潜在相关性几组。具肯定相关性的有:强直性脊椎炎(抗原为B27)、赖特尔氏综合征(B27)、急性前葡萄膜炎(B27)、青少年风湿性关节炎(B27)、乳糜泻(B8)、突眼性甲状腺肿(B8,DW3)、 重症肌无力 (B8,DR3)、疱疹性皮炎(B8)、慢性活动性肝炎(BW6,DR8)、青少年糖尿病(B8,DR3)、 多发性硬化 (B7,DR2)。具可能相关性的有: 系统性红斑狼疮 (DR3)、天疱疮(B13)、自身溶血性贫血(A3)、 脊髓灰质炎 (A3,B7)、贝赫切特氏病(B5)。具有潜在相关性的有: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2,B12)、慢性肾小球肾炎(A2)、麻风(B14)、霍奇金氏病(A1,B8)。 [5]

第一章 绪论第1 节 医学免疫学概述……………………1一、免疫的概念与功能…………………1二、免疫系统的组成……………………2三、免疫应答的类型和作用特点………4四、免疫性疾病…………………………5五、免疫学的应用………………………5

第2 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和重要成就………6一、传统免疫学时期 (18 世纪~20 世纪初)……………6二、近代免疫学时期 (20 世纪初~20 世纪50 年代)……8三、现代免疫学时期 (20 世纪60 年代初~21 世纪初)…9四、获得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的 免疫学家及其贡献………………10五、21 世纪免疫学发展趋势…………12

第二章 抗原第1 节 抗原的特异性……………………13一、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分子结构基础——抗原表位……13二、抗原表位的分类…………………15三、半抗原-载体效应………………16四、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16

第2 节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17一、抗原的异物性……………………17二、抗原的理化特性…………………18三、宿主的特性………………………19四、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19五、佐剂的应用………………………20

第3 节 抗原的种类及医学意义…………20一、根据诱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h 细胞参与进行分类……………20二、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进行分类……………………………21三、根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进行分类……………21四、其他分类……………………………22

第4 节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22一、超抗原………………………………22二、丝裂原………………………………23三、佐剂…………………………………23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第1 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25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25二、免疫球蛋白的辅助成分…………27三、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28

第2 节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29

第3 节 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功能…………31一、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的生物学功能………………………31二、免疫球蛋白恒定区的生物学功能………………………31

第4 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和功能…………………………33一、IgG …………………………………34二、IgM …………………………………35三、IgA …………………………………35四、IgD …………………………………36五、IgE …………………………………36

第5 节 人工制备抗体与应用……………36一、多克隆抗体………………………37二、单克隆抗体………………………37三、基因工程抗体……………………38

第四章 补体系统第1 节 补体系统概述……………………40一、补体系统的命名…………………40二、补体系统的组成…………………40三、补体系统的生物合成和 理化性质……………………………41

第2 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41一、甘露糖结合凝集素途径的激活过程……………………………41二、旁路途径的激活过程……………44三、经典途径的激活过程……………45四、补体系统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46

第3 节 补体系统活化的调节……………47一、自身衰变调节……………………48二、血浆中补体调节蛋白及其主要作用……………………………48三、膜结合调节蛋白及其主要作用…48

第4 节 补体系统的主要生物学作用………49一、溶菌和细胞溶解作用……………49二、调理作用……………………………50三、免疫复合物清除作用……………50四、炎症介质作用……………………50五、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51

第5 节 补体系统异常与疾病……………51一、补体的遗传性缺陷………………51二、补体含量的改变…………………52

第五章 细胞因子第1 节 细胞因子的分类…………………53一、白细胞介素………………………53二、干扰素………………………………55三、肿瘤坏死因子……………………55四、集落刺激因子……………………56五、趋化因子……………………………56六、生长因子……………………………57七、其他细胞因子……………………58

第2 节 细胞因子受体……………………58一、细胞因子受体的种类……………58二、细胞因子受体的特性……………59三、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59

第3 节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60一、细胞因子的理化特性……………60二、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分泌特点……60三、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61

第4 节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62一、参与固有免疫和炎症反应………62二、参与适应性免疫和免疫调节……62三、刺激造血细胞的增殖与分化……63四、诱导细胞凋亡和直接杀伤靶细胞………………………63五、促进创伤的修复…………………63六、参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63

第5 节 细胞因子与临床…………………64一、细胞因子异常与临床疾病………64二、细胞因子与临床疾病的治疗……64

第六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与黏附分子第1 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66一、参与T 细胞识别抗原与活化的主要CD 分子……………66二、参与B 细胞识别抗原与活化的主要CD 分子……………67三、参与免疫效应的主要CD 分子…68

第2 节 黏附分子……………………………69一、黏附分子共同特性………………69二、黏附分子的种类…………………69三、黏附分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72

第3 节 CD 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74一、CD 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与免疫缺陷病……………………74二、CD 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74三、CD 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与移植排斥………………………75四、CD 和黏附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与肿瘤………………………………75

第七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的抗原系统第1 节 HLA 复合体及其产物……………76一、HLA-Ⅰ类基因及其编码的分子…77二、HLA-Ⅱ类基因及其编码的分子…77三、HLA-Ⅲ类基因及其编码的分子………………………78

第2 节 HLA-Ⅰ类和HLA-Ⅱ类分子的结构及与抗原肽的相互作用……78一、HLA-Ⅰ类分子的结构……………78二、HLA-Ⅱ类分子的结构……………79三、HLA 分子与抗原肽的相互作用……………………………79

第3 节 HLA-Ⅰ类和HLA-Ⅱ类分子的表达和功能…………………………81一、HLA-Ⅰ类和HLA-Ⅱ类分子的分布…………………………………81二、HLA-Ⅰ类和HLA-Ⅱ类分子的表达特点……………………………81三、HLA-Ⅰ类和HLA-Ⅱ类分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81

第4 节 HLA 复合体的遗传特征………82一、单倍型遗传………………………82二、多态性………………………………83三、连锁不平衡………………………83

第5 节 HLA 在医学上的意义……………84一、HLA 与同种器官移植的关系……84二、HLA 与输血反应的关系…………84三、HLA 与疾病的相关性……………84四、HLA 异常表达与疾病的关系……84五、HLA 与法医学和亲子 鉴定的关系………………………85

第八章 免疫器官和组织第1 节 中枢免疫器官……………………86一、骨髓…………………………………86二、胸腺…………………………………91

第2 节 外周免疫器官……………………95一、淋巴结………………………………95二、脾脏…………………………………96三、皮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97

第3 节 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98一、淋巴细胞归巢……………………98二、淋巴细胞再循环及其生物学意义………………………98

第4 节 免疫赦免组织……………………98一、眼……………………………………99二、脑组织………………………………99三、睾丸…………………………………99四、哺乳动物的胚胎…………………99

第九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第1 节 组织屏障及其作用………………100一、皮肤黏膜及其附属成分的屏障作用……………………………100二、体内屏障……………………………100

第2 节 固有免疫细胞……………………101一、吞噬细胞……………………………101二、树突状细胞………………………104三、自然杀伤细胞……………………105四、具有固有免疫特性的T 细胞和B 细胞…………………108五、其他固有免疫细胞………………109

第3 节 体液中固有免疫分子及其作用……………………………110

第4 节 固有免疫应答……………………110一、固有免疫细胞的识别机制………111二、固有免疫应答作用时相…………112三、固有免疫应答的特点……………112四、细胞自噬与固有免疫应答………113五、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 免疫应答的关系…………………114

第十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第1 节 抗原提呈细胞……………………115一、树突状细胞………………………115二、单核-巨噬细胞…………………117三、B 细胞………………………………117

第2 节 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117一、MHC-Ⅱ类分子提呈外源性抗原………………………117二、MHC-Ⅰ类分子提呈内源性抗原………………………118三、MHC 分子对抗原的交叉提呈……120四、CD1 分子提呈非蛋白类抗原……120

第十一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第1 节 T 细胞………………………………121一、T 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121二、T 细胞亚群及功能………………125

第2 节 B 细胞………………………………129一、B 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129二、B 细胞亚群…………………………130三、B 细胞功能…………………………132

第十二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第1 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概述……………133一、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类型…………133二、适应性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133三、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134

第2 节 T 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134一、T 细胞对抗原的识别……………134二、T 细胞活化、增殖及分化………135三、T 细胞的效应功能………………141

第3 节 B 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142一、B 细胞对TI 抗原的免疫应答……142二、B 细胞对TD 抗原的免疫应答……143

第4 节 黏膜免疫应答……………………148一、肠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组成…………………………………148二、肠道黏膜免疫应答………………149三、黏膜免疫系统的功能……………150

第十三章 免疫耐受第1 节免疫耐受的发现和人工诱导的免疫耐受……………………………151一、天然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151二、在胚胎期人工诱导的免疫耐受实验……………………………151

第2 节免疫耐受的细胞学基础和特点…………………………152一、免疫耐受的细胞学基础…………152二、T、B 细胞免疫耐受的特点……153

第3 节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154一、抗原因素…………………………154二、机体因素……………………………155

第4 节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156一、胸腺内T 细胞中枢免疫耐受机制……………………………156二、外周T 细胞免疫耐受机制………157三、骨髓内B 细胞中枢免疫耐受机制……………………………159四、外周B 细胞免疫耐受机制………159

第5 节研究免疫耐受的意义……………160

第十四章 免疫调节第1 节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161一、抗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161二、抗体对免疫应答的调节…………161三、免疫细胞活化/ 抑制受体介导的免疫调节……………………………162四、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的反馈性调节………………………163

第2 节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164一、抗原提呈细胞对免疫应答的调节………………………………164二、辅助性T 细胞对免疫应答的调节………………………………165三、细胞毒性T 细胞对免疫应答的调节………………………165四、调节T 细胞对免疫应答的调节…165五、其他细胞对免疫应答的调节……166六、独特型-抗独特型网络介导的免疫调节……………………………166七、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对T/B细胞的调节………………………167

第3 节整体水平的调节作用……………168一、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168二、免疫系统对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168

第4 节群体水平的调节作用……………169一、BCR 库和TCR 库多样性与免疫调节……………………………169二、MHC 多态性与免疫调节………169

第5 节基因水平的调节作用……………169一、MHC 对免疫应答的调节………169二、非MHC 基因的免疫调节………170

第十五章 超敏反应第1 节Ⅰ型超敏反应……………………171一、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和细胞………………………171二、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173三、临床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74四、Ⅰ型超敏反应防治原则…………175

第2 节Ⅱ型超敏反应……………………176一、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176二、临床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77

第3 节Ⅲ型超敏反应……………………178一、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178二、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80

第4 节Ⅳ型超敏反应……………………181一、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181二、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182

第5 节各型超敏反应比较及其与疾病的关系…………………………182

第十六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第1 节自身免疫性疾病概述……………184一、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184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类…………185

第2 节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186一、遗传因素……………………………186二、抗原因素……………………………187三、淋巴细胞方面的因素……………188四、机体免疫调节机制紊乱…………189

第3 节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损伤机制……………………189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89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损伤机制……………………………190

第4 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原则……………………………192

第十七章 免疫缺陷病第1 节原发性免疫缺陷病………………194一、原发性B 细胞缺陷病……………194二、原发性T 细胞缺陷病……………195三、联合免疫缺陷病…………………195四、补体系统缺陷……………………197五、吞噬细胞缺陷……………………198

第2 节获得性免疫缺陷病………………198一、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主要诱发因素……………………………199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99

第3 节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203

第十八章 移植免疫第1 节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204一、宿主抗移植物反应………………205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206三、移植排斥反应的特殊情况………206

第2 节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206一、介导移植排斥反应的同种异型抗原……………………………207二、同种异型抗原的识别机制………207三、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效应机制……………………………209

第3 节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210一、供体的选择………………………210二、移植物和受者的预处理…………210三、免疫抑制治疗……………………211四、诱导同种移植耐受………………212五、移植后的免疫检测………………212

第十九章 肿瘤免疫第1 节肿瘤抗原……………………………213一、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分类………213二、根据肿瘤抗原诱发和产生情况分类……………………………215

第2 节机体抗肿瘤免疫机制……………216一、适应性免疫应答介导的抗肿瘤效应机制……………………………216二、固有免疫应答介导的抗肿瘤 效应机制……………………………217

第3 节肿瘤免疫逃逸机制………………218一、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微弱或抗原调变……………………………218二、肿瘤细胞表面膜分子的异常表达……………………………218三、肿瘤细胞“抗原覆盖”或“封闭因子”作用…………………219四、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耐受……………………………219

第4 节肿瘤的免疫诊断和治疗…………220一、肿瘤的免疫诊断…………………220二、肿瘤的免疫治疗…………………220

第二十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第1 节抗原或抗体的体外检测…………222一、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222二、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223三、常用抗原-抗体检测技术及其原理……………………………223

第2 节免疫细胞及其功能检测…………234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234二、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离………235三、淋巴细胞功能测定………………236四、吞噬细胞功能测定………………239

第3 节免疫分子基因检测………………240

第二十一章 免疫学防治第1 节免疫预防……………………………241一、人工主动免疫……………………241二、人工被动免疫……………………244三、我国计划免疫……………………245

第2 节免疫治疗……………………………246一、生物应答调节剂与免疫抑制剂………………………………247二、分子为基础的免疫治疗…………248三、细胞为基础的免疫治疗…………249四、免疫基因治疗……………………250

医学免疫学词汇中英文索引………………251参考文献………………………………………260

关于“免疫学里的MHC是什么意思?”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知识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some.net/cshi/202501-7951.html

(263)

文章推荐

  • 如何计算一支股票的年涨幅?

    网上科普有关“如何计算一支股票的年涨幅?”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如何计算一支股票的年涨幅?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股票的年涨幅,是用今年某一天的收盘价÷去年同一天的收盘价。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这一天的收盘价,要用复权之后的数据。涨幅的

    2025年01月18日
    386
  • 传递经验“微乐麻将免费挂”的确有挂

    网上有关“麻将来了想买个挂”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麻将来了想买个挂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五元钱被犯罪团伙绑架了,打电话给百元钞:"喂!你儿子在这里,不想我们撕票就用自己来换他!"百元钞想了一下说:"撕吧,撕了你们连5块钱都没

    2025年01月03日
    21
  • 教程分享!微信小程序开挂方法是真的吗”的确有挂

    网上有关“诈金花牌大小顺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诈金花牌大小顺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牌型从大到小依次为:豹子、顺金、金花、顺子、对子、单张。2、同一牌型中,牌的大小关系依次为:A>K>Q>J>10&

    2025年01月08日
    17
  • 教程分享!买挂去哪个网站”的确有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挂热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什么是游戏挂?1.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2.下拉微信主页,找到四川麻将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3.点击进入四川麻将小程序,选择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4.选择道

    2025年01月11日
    13
  • 分享实测“麻将助手安卓版下载最新版安装”(确实是有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挂热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什么是游戏挂?1.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2.下拉微信主页,找到四川麻将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3.点击进入四川麻将小程序,选择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4.选择道

    2025年01月18日
    19
  • 分享实测“红中手机麻将开挂免费软件”(确实是有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挂热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什么是游戏挂?1.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2.下拉微信主页,找到四川麻将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3.点击进入四川麻将小程序,选择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4.选择道

    2025年01月19日
    13
  • 分享实测“手机麻将开挂下载免费视频软件”(确实是有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挂热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什么是游戏挂?1.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2.下拉微信主页,找到四川麻将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3.点击进入四川麻将小程序,选择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4.选择道

    2025年01月20日
    16
  • 分享实测“小程序66红中麻将真的有挂吗”(确实是有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挂热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什么是游戏挂?1.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2.下拉微信主页,找到四川麻将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3.点击进入四川麻将小程序,选择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4.选择道

    2025年01月30日
    9
  • 分享实测“链接炸金花怎样容易赢”(确实是有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挂热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什么是游戏挂?1.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2.下拉微信主页,找到四川麻将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3.点击进入四川麻将小程序,选择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4.选择道

    2025年01月30日
    4
  • 分享实测“打两圈麻将可以透明吗”(确实是有挂)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游戏挂热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一、什么是游戏挂?1.打开手机桌面微信APP,进入微信主页。2.下拉微信主页,找到四川麻将小程序。注意:没有小程序利用的,可在上方搜索小程序。3.点击进入四川麻将小程序,选择右上角商城,点击打开。4.选择道

    2025年02月02日
    3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admin
    admin 2025年01月18日

    我是知识号的签约作者“admin”!

  • admin
    admin 2025年01月18日

    希望本篇文章《免疫学里的MHC是什么意思?》能对你有所帮助!

  • admin
    admin 2025年01月18日

    本站[知识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admin
    admin 2025年01月18日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免疫学里的MHC是什么意思?”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免疫学里的MHC是什么意思?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联系我们

    邮件:知识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