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美的“人性化技术”竞争路线优越 真实ROA高出16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美的“人性化技术”竞争路线优越 真实ROA高出16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本文要点:1-人性化技术助力美的优越的商业模式
2-美的统一会计准则下的ROA完爆财报下的ROA
3-美的当前估值低于公司平均水平
4-美的当前股价略高和估值略低
5- UAFRS如何帮助您看清企业的真相
福利提示:欢迎贝瑞研究的读者转发此篇文章,凭转发截图并扫码添加文末贝瑞运营助理,确认后可免费享有兑换贝瑞研究一篇付费个股研报的权益(一个月内有效),也欢迎读者与您的朋友申请进入贝瑞读者交流群,享受更新更快的垂直投研交流与探讨。
技术不断革新为催生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物联网铺平了道路。
有一家中国公司是人性化技术的坚定追捧者,它供应一流的家用电器,并且拥有着一个独特的商业模式,来协助公司实现人性化技术这个目标。
这家公司报告的指标并没有将它的人性化技术转化为公司的收益。另一方面,统一会计准则表明它的创新努力产生了统一会计准则下的稳健的资产回报率(ROA)。
此外,财务报表上的相应数据也低于统一会计准则下的会计内嵌预期分析、会计业绩和公司估值。
技术已经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多年来人类已经习惯依靠 科技 来 娱乐 或完成某些任务,因此,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中。
随着技术的不断快速革新,消费者已经学会不断寻找他们认为能提供更好体验的产品。这就是所谓的“人性化技术”。
人性化 科技 是指,以某种方式将人工智能与类人的品质或智能结合起来,它也被描述为是人类为了提升体验质量的个性化界面,或更有人性因素(如情绪)辨识能力的技术。
人们的共识仍然是,令技术人性化意味着能促进人类进步,或发展出通常对人类更高效的技术。
而美的集团(代码:000333)这家中国电器公司将“人性化技术”定义为“让技术成为人类所用的更加无缝对接的人机界面”,并声称这是它的发展核心。
美的集团是一家专业从事机器人、工业自动化、暖通空调系统、家用电器和智能物流业务的世界领先 科技 公司。
美的已经开发了工具和管理方法来提高其整条价值链的效率,它将这种商业模式称为美的商业体系,这是美的集团独有的。这有助于美的降低成本,并为全球各地的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为了满足终端用户的实际需求,美的通过深入研究客户的需求,量身定制了自身的商业模式。美的开发了T+3商业模式促进了其业务系统的效率目标。
这种商业模式用一个12天的目标期来完成客户的订单,从下订单(T0)、材料准备(T1)、产品生产(T2)到产品交付(T4)。
得益于此,美的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商之一。美的不断地将一部分利润投资于研发以进一步创新其产品组合,它在全球9个国家设有20个研发中心,拥有1万多名研发人员和300名顶尖学者和资深专家。
考虑到美的通过技术改进产品和提高成本效率的努力,它2019年其财报数据下的6%的回报率要低于其实际水平。
统一会计准则调整能更好地反映美的的真实经济盈利能力,更能揭示美的的真实盈利能力。
财报中的指标没有考虑到美的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过剩现金。虽然大多数公司运营本身就需要一定水平的现金,但这些现金余额中盈利有限或没有收益的那部分,或者是结余的现金,最终会稀释财报上的资产回报率(ROAs)。
在核算业绩指标时,如果公司的资产基础中仍然包括了过剩现金,那么公司财报上的盈利能力和资本效率可能会低于实际的。
2012年至2019年,美的资产负债表中闲置着大量过剩现金,占其未经调整总资产比例的10%到33%不等。
在进行了过剩现金和其它重大调整之后,美的2019年的ROA实际上达到93%,比其财报下的6%的ROA高出16倍多。
美的目前的股价低于公司平均水平,统一会计准则下的市盈率(蓝柱)为18.0倍,而其报告的市盈率为18.9倍(橙柱)。
按照这个水平,市场预期美的2024年统一会计准则下的总资产回报率将降至55%,同时统一会计准则下资产增长率将保持在7%。
不过分析师的预期没有那么悲观,他们预计美的2021年统一会计准则下的总资产回报率将略微下降至89%的水平,同时统一会计准则下的资产增长率将保持在11%的水平。美的的盈利能力要比想象中的好太多。
财报上的数据误导了市场对美的公司盈利能力的看法。如果只看财报上的总资产回报率,难免会认为美的的业绩要比实际经济指标反映的弱。
在过去11年,美的报告的总资产回报率明显低于其统一会计准则下的总资产回报率。例如,2019年财报下的ROA是6%,大大低于其统一会计准则下93%的ROA。2016年美的统一会计准则下的ROA达到140%的 历史 最高水平,比报告的仅为7%的ROA高出20倍。
在过去11年,美的统一会计准则下的ROA在15%到140%之间,而同期其财报下的ROA仅为7%的非真实性水平。
美的统一会计准则下的ROA从2009年的30%逐渐降至2012年的15%,在2016年达到140%的峰值。此后,美的统一会计准则下的ROA在2018年降至68%,在2019年回升至93%。美的统一会计准则下的利润率要比想象中低,但它统一会计准则下稳健的资产周转率弥补了这一点
统一会计准则下的ROA的波动受统一会计准则下的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趋势所驱动,在 历史 上,它们的峰值和谷值与统一会计准则下ROA的峰值和谷值是一致的。
美的统一会计准则下的利润率从2009年的6%降至2012年的4%,在2014年升至10%,在2019年又逐渐降至9%。
同期,美的统一会计准则下的资产周转率从2009年的5.3倍降至2012年的3.5倍,并在2016年达到峰值14.3倍,然后在2018年降至8.4倍,然后在2019年升至10.9倍。
在统一会计准则下,美的的市盈率为18.0倍,低于其平均估值水平,但高于其近期 历史 水平。
低市盈率需要每股收益低增长才能维持,而美的最近的每股收益增长率为14%。
卖方分析师提供的股票和估值建议通常不具有较好的指导或洞察力。但卖方分析师关于近期收益预测往往会包含相关信息。
贝瑞分析师们采用卖方基于中国会计准则(CAS)的收益预测,并将其转换为统一会计准则下的收益预测。计算之后,卖方分析师预测美的2020年的盈利将下降5%,2021年盈利将增长17%。
基于目前的股市估值,投资者们可以用盈利增长估值指标来回归到美的66.50元的合理股价所需的增长率,这通常被称为市场内嵌预期。
计算之后,未来3年,即便美的的利润率可能会以每年8%的速度下降,其目前的股价仍然是合理的。华尔街分析师对美的收益增长的预期,将高于目前股市在2020年和2021年的估值要求。
综合来看,美的的盈利能力是公司平均水平的15倍。此外,美的的现金流高于其全部债务,包括债务到期、资本支出维持和股息。总的来说,这表明美的的信贷和股息风险较低。美的2019年的平均收益增长也低于同行平均水平。此外,美股目前的股价高于同业平均估值水平。
UAFRS是统一调整财务报告标准的首字母缩写。通常被称为“统一会计”或“统一财务报告”。
它是一套审查和分析财务报表的替代标准,旨在创建更可靠和有可比性的公司财务活动报告。UAFRS不要求管理团队重申他们的财务状况,只调整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以创建尽可能协同一致的财务动态报告,避免因变更或不一致的财务报告政策而造成的扭曲。美国财务报告准则理事会(UAFRS Council)已经确认了GAAP(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和IFRS会计政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存在130多个报表细节差异,这意味着有130多个原因导致了公司财务指标之间的可比性。
这也使得公司绩效指标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不可比拟,加之公司存在也变更财报会计准则的情况。
一般公认会计准则(GAAP)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P)中常见的不一致包括研发费用、养老金会计、超额现金、商誉减值、非国大收购调整。
中国会计准则(CAS)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有重要的相似之处,尽管CAS不会立即或自动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更新。这使得将中国企业的业绩与全球同行进行比较更具挑战性。
一些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者从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教授那里学到了很多,大都非常接近他的投资理念。
他的追随者包括:
沃伦·巴菲特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查尔斯·芒格;戴维斯基金(Davis Funds)的戴维斯(Shelby C. Davis);第三大道价值基金(Third Avenue Value Fund)马蒂·惠特曼;First Eagle的Jean-Marie Eveillard;峡谷资本(Canyon Capital)的米奇·朱利斯(Mitch Julis)
这些伟大的投资者都学习了证券分析和估值,运用这种方法来管理他们数十亿美元的投资组合。
统一调整财务报告准则(UAFRS)可以作为对GAAP和IFRS以及PFRS中存在的许多不一致的解答。
根据UAFRS,每家公司的财务报表都是在一套一致的规则下重新编制的。由此产生的基于UAFRS的收益、资产、债务、来自运营、投资和融资的现金流和其他关键元素,成为更可靠的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
通过UAFRS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推动某只股票实现回报的因素,以及该公司的真实盈利能力是否反映在当前的估值中。
来源: Valens Research
格力被美的反超,董明珠彻底输了?
作者|姚悦
来源|野马 财经
《2020胡润百富榜》中,何享健家族以225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第6位。同时,一个以美的集团、何享健为核心,横跨制造、 汽车 、医疗、地产、环保、影视、金融等行业的资本版图已蔚然呈现,并仍在不断扩张……
时间拨回2020年6月14日晚上17时33分左右,在顺德市北滘镇君兰国际高尔夫生活村A60号别墅中,福布斯富豪何享健正在享受与家人难得的团聚。
受疫情影响,原本在国外的儿子何剑锋、儿媳卢德燕、以及小孙子都回到国内。忽然,尖锐的急刹车刺破了这份宁静祥和,紧接着5名陌生男子闯入家中,一个人还声称自己绑着炸药。
他们目标明确,直接控制了何享健,向其索要大量钱财。
不过,就在歹徒们注意力集中在何享健身上时,何享健的儿子何剑峰临危不乱,立刻跳入别墅旁的河中,一路游泳到对岸,成功报警。
佛山市此前有过类似劫持案,但大多是针对富二代的追讨赌债,针对年事已高的“创一代”还是第一次。接警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三级警力紧急出动,将何家别墅团团包围,经过漫长的谈判,第二天早上5点制服了犯罪嫌疑人,成功解救了79岁的何享健。一生经历过诸多大风大浪的何老爷子,被劫持了整整12个小时,最终虚惊一场,并无大碍。
事后,警方查明,主犯李某龙,湛江人,嗜赌成性,又赶上失业,就想通过绑架顺德最有钱的人赚笔“大钱”。于是,他纠集了朋友陈某斯和3位同乡,约定好拿到巨款之后的分配方案。通过数个月精心策划,于6月14日付诸实践。
这五名绑匪知道何享健有钱,但不知道何享健究竟多有钱。
《2020胡润百富榜》中,何享健家族以225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第6位。何享健的主要财富来源于持有31.07%的美的集团股份。何享健也是美的集团(000333.SZ)和何氏家族的灵魂人物。游泳救父的何剑峰,儿媳妇卢德燕、以及何倩嫦、何倩兴两个女儿,则是这个家族的左膀右臂。
据野马 财经 不完全统计,目前何氏家族成员一共控制着8家上市公司,其中A股6家,港股1家,德国1家,另外还有1家新三板公司,还曾参股10余家金融机构。
此外,万东医疗(600055.SH)在今年2月披露将被美的集团收购,目前已经出具权益变动报告书,意味着也已经被何享健家族收入囊中。
一个以何享健为核心,横跨制造、 汽车 、金融、地产、医疗、环保、影视等行业的“美的系”资本版图蔚然成型,并不断扩张……
何享健构筑的核心版图
一位美的集团员工告诉野马君,除了美的集团的年会晚宴,何享健极少出现在公司。“老板很随和、很安静、爱微笑,就像一个邻家老先生一样。”美的集团员工曾对媒体这样描述晚宴上的何享健。
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作为美的集团灵魂人物的角色。
1968年,何享健集资5000元,在其老家顺德北滘创办了“北街办塑料生产组”,1980年制造风扇进入家电行业,次年注册了“美的”商标。1992年推动美的进行股份制改造。
1993年,美的电器在深交所上市,成为了中国第一家由乡镇企业改组而成的上市公司,市值18亿元。
美的电器刚上市的几年,仍然专注于做实业,2007年美的资本化路线初现端倪,引入了知名投行高盛作为二股东。
2012年,何享健卸任董事长职务,交棒方洪波,美的进入职业经理人时代。
方洪波上任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完成了美的集团换股吸收合并美的电器整体上市,成为了A股家电龙头。
2017年,美的集团开启了并购扩张之路。美的集团公告显示,2017年1月6日美的集团以292亿元收购了德国上市的工业机器人库卡公司(KU2.DF),何享健间接控股94.55%。
2020年,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7.4亿元价格收购了 汽车 行业的合康新能(300048.SZ)。何享健持股23.73% ,成为了实控人。
今年2月,美的集团公告将收购万东医疗29.09%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
此外,美的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半导体和智能设备公司乐鑫 科技 (688018.SH)1.13%的股份,美的集团持有机器人制造公司埃夫特-U(688165.SH)9.1%股份;美的智能 科技 产业投资基金管理中心持有产业物联网公司有方 科技 (688159.SH)2.18%股份。
但美的投资主导的多元化发展策略也备受考验。292亿元收购的库卡机器人,目前市值仅为16.67亿欧元(折合人民币128.86亿元,汇率7.73)。
野马 财经 就多元化等相关问题联系到美的集团,但截至发稿前,对方未给出回应。
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对野马 财经 表示,美的多元化步子迈得太大,都是非相关多元化,连一些小公司也收购,像菱王电梯这样的三线品牌,这个和美的地产业务还有一定的协同。 但收购过来大量非相关业务,没有专业人士打理,还占用主业的发展资源,这样的多元化很危险。 历史 上像小天鹅、澳柯玛、春兰等企业,都是由于多元化扩张拖垮主业。
何剑峰的“盈峰系”
游泳救父的美的“太子”——何剑峰选择不接班,另外开创一番事业。但是,何剑峰的发展还是和美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何剑锋出生于1967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27岁就开始自立门户,最初干起了父亲的老本行。
1994年,何剑锋在顺德成立公司,为美的贴牌生产电饭煲、电磁炉等起家。2002年,成立了盈峰控股,业务涵盖风扇、电暖器、电饭煲等。
很快,何剑峰意识到他的长项不在于做实业。 2004年,何剑锋将旗下两家公司卖给美的电器,套现近7000万元。
2006年,美的集团和中山市佳域投资有限公司将ST上风(000967.SZ)部分股权转让给了何剑峰,一分钱没赚,让何剑峰成了上市公司控制人。何剑峰开始有了第一家上市平台——盈峰环境。终归,何剑锋还是沾了美的的光。
2018年3月,何剑峰斥资18亿入主影视公司华录百纳(300291.SZ) ,个人持股4.45%,通过盈峰控股和关联公司合计持有17.55%股份,何剑峰总计持股34.1%,为最终受益人。
2020年5月,盈峰环境公告,拟推动旗下风机产业上市。何剑峰可能很快迎来第3家上市公司。
盈峰控股旗下的盈峰资本布局了AI、机器人赛道。盈峰资本分别投资商汤 科技 4.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6.84亿元)、酷哇机器人1.35亿元,还投资了云知声、云鲸智能等AI领域的独角兽。
随着AI企业上市潮,何享健家族的“上市俱乐部”将迎来更多成员。
“父与子”的金融版图
此外,何氏父子还悄然控制了众多金融机构。
2015年7月,“做空中国”风波中,沪深交易所34个账户被限制交易。盈峰资本4只量化对冲基金账户名列其中。何剑锋,也卷入了“做空”传闻,二级市场私募布局曝光。据私募排排网数据,目前盈峰资本管理规模在100亿元以上,旗下基金共43只。
盈峰控股是易方达基金的并列第一大股东,持股22.65%;也是广东省民营企业联合投资平台——粤民投发起人之一。天眼查显示,盈峰控股旗下拥有4只基金,均属于商业服务行业,对外投资基金19只。
何剑峰还携手美的入股了有着顺德“金库”之称的顺德农商行。 目前该银行正在准备IPO,《招股书》显示,第二和第五大股东为美的集团、美的财务公司,何剑锋个人持股0.02%,三者合计持股9.71%,力压包括诚顺资产和广东万和集团在内的股东。
除了上述金融机构之外,据《第一 财经 日报》于2015年8月刊发《美的少东家卷入做空疑云》一文, 当时何享健父子还参股了金鹰基金、江苏银行、湖北银行、江西樟树顺银村镇银行、丰城顺银村镇银行、浙江上虞农村合作银行,以及开源证券。
像何氏父子这样“一代做实业、二代搞金融”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合生创展的朱孟依和女儿朱桔榕。
业内人士向野马 财经 分析,“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宏观环境等不一样了,实业没有以前那么好干,转向金融等新经济领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中国财富市场才刚刚开始,公众的钱会更多地流到权益类资产中,投资行业会是一个爆发行业。
何家的三个女人
1997年,为了更好推进企业的现代化,何享健可谓是“刮骨疗毒”,劝退了一批创业元老们,其中包括他的妻子、当时的仓库管理员梁凤钗。此后,何氏家族的女性在美的的角色就开始变化了。
2020胡润女企业家榜中,何享健儿媳卢德燕以295亿身家位列榜单第21位。
卢德燕非常低调,外界只知道她是1967年生人,是香港永久居民,拥有境外永久居留权。
卢德燕与公公何享健共同执掌美的集团大股东美的控股。何享健持有美的控股94.55%股份,卢德燕持有5.45%。 据此计算,卢德燕间接持有美的集团1.7%股份,市值104.28亿元。
卢德燕还掌管着家族的地产业务——是港股公司美的置业(3990.HK)的实控人,并且和何享健同为新三板公司美的物业的实控人。
文章开篇提到的那场轰动中国的劫案,正是发生在美的置业开发的君兰国际高尔夫社区。
早在1995年美的置业就成立了,但没有发展起来。2013年,何享健将美的置业全部股权转至卢德燕名下,地产业务独立发展,美的置业逐渐有了起色。于2018年10月登陆港交所。
2019年,美的置业销售金额达到1012.3亿元。2020年销售了1261.6亿元。
何享健的两个女儿何倩嫦与其妹妹何倩兴也对家族企业贡献良多。
天眼查显示,大女儿何倩嫦控制着10家公司,其中7家为新材料公司。主要生产模具、塑胶制品,属于美的集团的上游产业。据美的集团财报显示,2018年—2020年上半年,美的集团从何倩嫦控制的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采购商品金额分别为:3.33亿元、11.6亿元、5.19亿元。
2020年11月,何倩嫦的会通股份(688219.SH)也在科创板上市,她持股30.61%,按市值计算,身家约48亿元。
小妹何倩兴则在美的控股等7家企业担任高管。据《时代周报》报道,何倩兴从事过电子器件行业,经营过广东新的 科技 集团等。何享健后来将香港方面的一些业务交由她打理。
此外,何倩嫦、何倩兴均为盈峰控股旗下的盈海投资公司股东,各持股4.55%。
何家还出过一位“游资”女婿——何倩兴的前夫张建和。2007年前,张建和曾炒卖莲花味精、复旦复华、汉商集团、法尔胜等股票,颇有声名。还于2010年登上《财商》杂志A股财富1000富豪榜。
尽管何家的子、女、媳,各个是人才,但是美的经营主要依靠的还是职业经理人方洪波团队,美的集团2020半年报数据显示,担任董事长、总裁的方洪波 ,2020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963万元;副总裁殷必彤、顾炎民、朱凤涛,分别为765 万元、348万元、494万元。 “分享”或许才是“美的系”最重要的秘诀。
知名 财经 大V、德林社创始人李德林对野马 财经 表示,美的在接班问题上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管好自己的权力,用好能用的人”。何氏家族掌握好了股权、控制权,用好了方洪波这样的职业经理人团队。而现在美的多元化扩张下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找到第二个、第三个方洪波。
美的集团可能是整个A股中最善于运用职业经理人的上市公司,而家族成员通过投资和协同,构建起一个庞大的“美的系”,横跨制造、 汽车 、医疗、地产、环保、影视、金融等行业,并仍在不断扩张……这种模式也给A股市场上,诸多面临传承问题的家族式民营企业带来了启示!
你买过美的的小家电吗?觉得质量如何?欢迎留言分享。
作者|林夏淅
编辑|李曙光
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半年报在同一天撞车发布后,市场发现,格力电器主营的空调业务“双线失守”。
一方面,其空调业务上半年营收413.33亿元,与自己去年同期相比下滑47.89%。另一方面,老对手美的集团空调业务营收达640.3亿元,格力电器被甩下227亿元。
今年上半年,国内空调零售量同比下降14.3%,零售额同比下降26.9%,但格力电器空调销售额同比下滑47.89%,远大于行业均值。
这其实不是美的集团首次在空调业务方面超越格力电器。2015年,在空调行业高库存以及夏季温度不高的背景下,美的集团在上半年的强势出货,带来了428.17亿元的空调业务收入,小幅度领先于格力电器的419.82亿元。
只不过局势在当年的下半年扭转。2015年全年,格力电器的空调业务收入达到837.18亿元,大幅超过美的集团的644.92亿元。
5年过去, 历史 重现。但这次格力电器若想最终实现全年反超,面临的压力恐将大幅提升。
一位家电行业分析师表示,2020年的最后4个月,或将创下过去十年空调价格的新低,惨烈的价格战即将爆发。
市场期望太高了?
8月30日,2020年半年报公布,格力主阵地告急。
上半年,格力电器收入706.02亿元,同比下滑28.21%;归母净利润63.62亿元,同比下滑53.73%。其中,空调业务收入413.33亿元,同比下滑47.89%。
这是格力电器上市以来最大幅度的下滑。
对比最为明显的,自然是老对手美的。
疫情笼罩下,美的集团有多元产品及线上布局“护身”,2020年上半年收入1390.67亿元,归母净利润139.28亿元,分别同比下滑9.56%和8.29%,相比格力电器而言缓和许多。
更重要的是,美的集团鲜少在空调业务收入方面超过格力电器,而2020年上半年二者空调业务收入分别为640.3亿元和413.33亿元,格力电器仅为美的集团的64.55%,这种程度的反超前所未有。
从毛利率来看,二者在2020年上半年都采取了大幅降价的方式来带动销量,毛利率分别下滑5.1个百分点和7.6个百分点,均回到大约2012年的水平。从结果来看,美的集团更大幅度的降价也确实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除此之外, 格力电器上半年的数据,还服服帖帖地输给了曾经打赌的对象——小米。
2018年,雷军和董明珠的五年赌约最终以格力电器的小幅领先告终,但2020年上半年,小米继2019年以2058.39亿元的收入超过格力电器后,再次凭借66.62亿元的净利润,以微弱优势超过格力电器。这是相比收入而言更具说服力的一次超越。
然而,格力电器这份即使是全面落后的财报数据,仍然有值得打个问号的地方。
从格力电器2015年之后的收入结构来看,除了空调、生活电器、智能装备等制造主业带来的收入以外,有一项称为“其他业务”的收入占比始终维持在11%至15%之间。但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这项业务的收入分别同比大幅增长了48.21%和39.19%,在总收入中占比提高至目前的29.59%。
所谓的“其他业务”,其实是大宗原材料集采销售业务,具体就是格力电器为自己的上游供应商统一采购原材料,以发挥规模优势,控制采购成本。这种做法,杜绝了被上游供应商掐住命脉的隐患,与供应商间形成互利的协同。
与此对应的,是格力电器上半年出货受阻,存货金额较上年同期的201.81亿元同比增长28.39%至259.1亿元。
这意味着, 格力电器一边面临着存货压力,一边又在为上游供应商大量采购。
上半年格力电器的总体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董明珠认为:这只是长跑中的歇脚,市场对其期望有些太高了。
为什么长期位居国内空调行业第一的格力电器,输在了这个时间点?
过去几年,格力电器在一路向上的同时,也埋下了多元化进展缓慢、线上布局太晚等隐患。在市场需求尚可的时候,这些问题可以忽略不计。一旦碰上疫情下的冷淡市场,问题就集中暴露出来了。
最显著的收入下滑,主要是多元化遇挫导致。
更细致的原因是,疫情下没人敢上门装空调后,格力电器真没啥收入了。
格力电器长期以空调为主要业务,在主营业务中贡献了九成左右的收入。2014年开始多元化发展至今,虽然该有的产品种类基本上都覆盖了,但并不成气候,小家电、智能装备和其他主营业务的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最高只达到11.87%。
疫情之下,空调业务一旦哑火,没有其他产品可供支撑,整体收入自然大幅下滑。
与之相反,美的集团一直在全品类方面做得比较成功,包括空调、洗衣机和冰箱三类大家电,以及众多品类的小家电,且经历了一个“做减法”的过程,在精减产品线的同时,将重心向毛利更高的暖通空调类产品转移。
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美的暖通空调类产品贡献了4-5成左右的收入,其他包括消费电器、机器人等业务则贡献了5-6成左右的收入,成为疫情下分散风险的关键。
收入之外, 格力电器不论空调业务层面还是整体层面的毛利率都在大幅下滑,而逐渐向线上转移的渠道调整,或是其中最直接的原因。
过去几年,格力电器虽然在整个空调市场中占据龙头地位,但在线上渠道方面始终落后于美的和奥克斯。
在针对2019年年报的投资者活动中,董明珠曾经承认,格力电器的线上渠道启动确实是晚了一点,有一点“养尊处优、自以为是”,并表示会亲自抓销售,这才有了从4月份开始的7场轰轰烈烈的直播,以及格力电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格力董明珠店”。
根据董明珠的设想,“未来格力要把线下变成体验店,下单可以放到线上,这样不仅能把货源最好地利用起来,线下3万个店就能够成为3万个仓库。”
为了用足够低的价格刺激消费者和经销商进入直播间刷单,也为了将线上渠道大面积铺开,降价无可避免。但在这个阶段进行渠道调整,意味着财报数据上需要同时体现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降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除了收入和毛利率之外,这种负面影响还体现在存货相关的数据上。
在此之前,格力电器依靠强有力的线下渠道打开市场,广大经销商队伍的进货节奏成为其业绩好坏的关键因素。眼下渠道改革正在进行,虽然董明珠表示不会放弃广大线下经销商,但线上线下结合的新模式必然需要经历一个磨合期。
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格力电器的存货达到 历史 最高值。相应的存货周转天数达到82天,接近近十年中的最高值,即2012年的85天。
虽然董明珠曾经回应,很高兴看到经销商正在消化库存,但这种“高兴”背后难免存在自身库存高企的忧虑。
相比之下,美的集团2020年半年报的存货数据要 健康 许多,2020年6月末的存货金额为217.15亿元,同比减少9.9%;上半年存货周转天数降至47天,比格力电器短了43%,运营效率有所提高。
美的此前放话称“至迟2021年实现对格力电器空调业务的赶超”,从2020年半年报数据来看,这一目标似乎已经完成了一半。市场对其正面预期也比较强烈,目前美的集团市值达4696.18亿元,高出格力电器40.71%。
那么,“空调老大”真的要被挑翻马下了吗?
2020年上半年的战局虽然以美的集团领先暂告一段落,但全年来看,局面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中原因在于, 格力电器尚未使出手中的两项杀手锏,一是降价,二是庞大的累积“销售返利” ,两者分别可以在收入和净利润方面对格力电器的全年数据起到充分的提振作用。
降价很好理解。格力空调的毛利率一直比美的空调要高出5-8个百分点,2020年上半年虽然两者均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降价促销,但降价后二者的毛利率仍维持近8个百分点的差距。
市场需求相对稳定的时候,这部分利润空间是格力电器高利润的重要支撑。而市场需求萎缩的时候,舍弃这部分利润将在很大程度上撬动销售额的上涨。
疫情之下,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程度有所提高,因此美的更大的促销力度或多或少打动了部分消费者。一旦格力电器也“放下身段”卖力降价,再加上本身过硬的口碑和技术,美的空调的价格优势很快就会被格力空调的价格、技术双优势碾压,在收入方面扳回一城并不难。
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认为,下半年空调行业将出现一场惨烈的价格战,空调价格将创过去10年新低,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之间必有一场恶战。
除此之外,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的年报数据中均有一项名为“销售返利”的其他流动负债,反映的是经销商能够在未来拿货时予以抵消的金额。截至2020年6月30日,两者的金额分别为287.55亿元和612.4亿元,格力电器是美的集团的2.13倍。
如果充分利用这部分未兑付的返利金额,格力电器今年上半年暂时落后的净利润也可以得到迅速的改善。
为什么这么说呢?
销售返利指的是经销商向格力电器或美的进货时,格力电器或美的按照其进货金额和一定比例计提的返利金额。这部分金额能够在当年至未来1-2年内,通过抵扣提货款的方式得到兑付,类似于“抵用券”的概念。
关键问题在于,兑付返利金额对当期的财务数据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先说结论, 有积极的影响,兑付的销售返利越多,净利率也就越高。
具体原理稍复杂,放在下面给爱学习的同学看,直接跳过亦不影响阅读:
美的集团的销售返利政策在会计处理过程上虽然有所不同,但对于最终净利润的影响,和格力电器也是大同小异。
这种情况下,自然是谁手中的累积未兑付销售返利金额高,谁的主动性就更大一些。如此,格力电器和美的目前分别为612.4亿元和287.55亿元的未兑付销售返利,代表的不同“后劲”,一目了然。
因此,总体上来说,如果格力电器在下半年通过降价抢回上半年失去的市场份额,同时通过释放销售返利弥补因降价带来的利润率下降的问题,那么美的集团很可能失去上半年夺得的领先地位。
大战一触即发,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9月3日公告其大手笔减持了2000万股,参考市值13.62亿元,公司方面给出的解释为个人资产配置需要。
同一天,格力电器则发布了股份回购公告,计划以30亿元至60亿元的资金回购公司股份。
美的集团今年主推“无风感空调”的概念,格力电器就在央视上打出“空调必有风,无风非空调”的暗讽广告。
不是冤家不聚首,从资本市场到产品市场,无论是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还是方洪波和董明珠两位职业经理人之间,硬仗还将打下去。
关于“美的“人性化技术”竞争路线优越 真实ROA高出16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知识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some.net/cshi/202501-308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知识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美的“人性化技术”竞争路线优越 真实ROA高出16倍》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知识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美的“人性化技术”竞争路线优越 真实ROA高出16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美的“人性化技术”竞争路线优越 真实ROA高出16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