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罗蒙诺索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罗蒙诺索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Ломоносов,1711—1765),十八世纪俄罗斯杰出的学者和诗人,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奠基者。他博学多能,为创立俄国近代科学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并对世界科学的发展具有一定影响。
1711年11月19日(俄历11月8日),罗蒙诺索夫诞生于阿尔汉格尔斯克省霍尔莫果尔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里。他的父亲是个富裕的渔民。罗蒙诺索夫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白海沿岸的渔猎环境中度过的。当时,俄国北部地区文化比较发达,阿尔汉格尔斯克是俄国最大的海港城市,英、荷等国的商船经常往来于此。这种环境对罗蒙诺索夫的兴趣与志向颇有影响,他从10岁起就协助父亲捕鱼,与狂风恶浪搏斗锻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紧张繁重的劳动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美丽奇妙的自然景色开阔了他的视野。
罗蒙诺索夫从小就有强烈的求知欲,但目不识丁的父亲对他学习文化却爱莫能助。他只得向邻居学习识字,如饥似渴地阅读所能得到的一切书籍。14岁时,他读完了姆·斯摩特利茨基的《斯拉夫语语法》和拉·马格尔茨基的《算术》。他把这两本书称为自己的启蒙书籍。
1730年,罗蒙诺索夫告别家乡,千里迢迢来到莫斯科,进入斯拉夫—希腊—拉丁学院学习。他不顾生活条件的艰苦,无视贵族子弟的冷嘲热讽,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出色地修完全部课程。1736年初,罗蒙诺索夫作为该学院最优秀的大学生之一,被派往彼得堡科学院所属的大学学习。同年秋天,他又被送到德国深造,先后在德国学者克·伏尔夫和依·亨克尔的指导下学习数学、物理、冶金等课程。在德国学习期间,他结识了房东的女儿伊丽莎白·齐里赫,并与她结婚。
1741年,罗蒙诺索夫回到彼得堡科学院,从此开始了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工作与社会活动。1742年他任物理课助教,1745年任彼得堡科学院化学教授,1757年又被任命为科学院办公室的顾问。
罗蒙诺索夫兴趣广泛,精力充沛。他从事的活动涉及很多领域。他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活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741年学习结束到1748年建成化学实验室,他主要从事物理学方面的研究;第二个时期从1748到1757年,他致力于解决理论化学和实验化学的各种问题;第三个时期从1757年到他逝世,这时他除了继续从事以前的理论研究之外,还花了相当多的时间进行应用科学的研究。
罗蒙诺索夫在对自然的看法上是个唯物主义者。他认为世界存在于意识之外,有其固有的发展规律。他说:“所有在物体里面存在着的和发生出来的一切东西,都受到这些物体的本质和本性的制约。”他力图通过对自然界本身规律的研究来解释自然现象。在认识论方面,罗蒙诺索夫认为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他把知识的发展史看成是逐步揭示自然界奥秘的过程,科学家的任务在于不断积累知识,逐步认识世界。罗蒙诺索夫还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有机统一,作出了在当时说来是十分深刻的论述。他指出:“那种想从经验中得到真理,而除了自己的感觉之外什么也不依靠的人大部分是什么也得不到的;因为他们或者没有发觉最好的和最必要的东西,或者不会利用那些借助于别人的感觉就能够看到和理解的东西。”他还认为理论必须和经验结合在一起,“真正的化学家必须是理论家兼实验家”。
由于罗蒙诺索夫能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观察自然现象,研究其本质,他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罗蒙诺索夫研究了物质结构问题之后,提出了微粒理论。他认为,物质是由基本微粒组成的,而基本微粒又是由元素组成的;若构成微粒的元素不同,并以不同方式或不同数目结合起来,那么微粒的类型就不同,由此产生了物质的多样性。这符合现代科学关于物质结构的原子理论。
罗蒙诺索夫通过实验,首先发现了化学变化中物质质量的守恒,并认识到金属燃烧后的增重与空气中的某种成份有关。这一实验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不灭定理提供了无可辩驳的科学根据。据此,罗蒙诺索夫提出了物质守恒定律:“自然界中一切变化都是这样发生的:一种东西增加多少,另一种东西就丧失多少。”由罗蒙诺索夫发现并加以科学表述的物质守恒定律成为物理化学最基本的定律之一,极大地促进了化学的发展,加深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这条定律后来就以罗蒙诺索夫命名。物质守恒定律和微粒理论构成罗蒙诺索夫全部研究工作的主线,并成为他不断取得成功的理论基础。
罗蒙诺索夫在《关于热和冷的原因之探索》一书中,反对支配着十八世纪物理学的“热素论”,坚持分子运动的观点,指出热是物质的微粒运动,热物体微粒运动快,冷物体微粒运动慢。他在科学地否定了“热源物质”——热素之后,同样坚决地否定了“弹性物质”。在《气体的弹性》一文中,他指出应从物质本身寻找弹性原因,并确信空气弹力来自空气原子的某种直接的相互作用。今天看来,罗蒙诺索夫当时能持有这样的观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罗蒙诺索夫在科学院化学实验室中建立了一门新的学科——物理化学,从而开辟了科学研究的新领域。他认为,物理化学是以物理的原理和实验来解释化学操作时混合体中发生变化的科学。他写了《精确的物理化学引论》一文,并成为这门课程的第一位教师。除以上谈到的各门学科外,他在电力、天文、地质、矿物和冶金等学科均有所建树。
罗蒙诺索夫对历史也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他的历史观点是在与以格·米列尔和格·巴伊也尔为首的德国学派进行尖锐斗争中形成的。罗蒙诺索夫仔细阅读了俄国的编年史以及古代和中世纪历史学家的著作,写出了《俄罗斯古代史》。在这本著作中,他批驳了“诺尔曼理论”。德国史学家米列尔等人是“诺尔曼理论的宣扬者。他们认为,北欧的诺尔曼人是古代俄罗斯国家的建立者,而斯拉夫人则是后来才移居到俄国土地上来的民族。罗蒙诺索夫针锋相对地指出,早在远古时代斯拉夫人就已迁居到俄国的欧洲部分,“诺尔曼理论”的实质在于否定俄国人民在历史上的作用。他以俄语中缺少斯堪的纳维亚词汇这一事实作为自己的依据有力地驳斥了“诺尔曼理论”。罗蒙诺索夫还撰写了《俄国简明编年史》一书。在他所写的历史著作中,俄国历史被分为形成、兴起、衰落、新的更高的兴起等发展阶段。罗蒙诺索夫高度评价彼得一世对俄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功绩;肯定俄国人民在历史上的作用;把俄国历史与欧洲历史视为一个整体,并指出各族人民在历史上的共性与特点。他的历史观点对促进俄国历史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罗蒙诺索夫对于俄罗斯文学的发展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俄国诗歌改革的积极倡导者。十六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俄国盛行一种音节体诗歌。这种诗歌每一行都有同样数目的音节,但没有重音节的周期性重复。这种诗体源于外国语言,不符合俄语语音的规律。俄国诗人和学者特烈吉亚可夫斯基提出了符合俄国语言特点的“音节重音诗体”。这种诗体不仅要求各行音节数目相似,主要是规定了各行重音与非重音的配合方法。罗蒙诺索夫用这种诗体写下了许多优秀诗篇。在语言学方面,罗蒙诺索夫同样显示出自己的才华。他编写了《俄语语法》和《修辞学入门》,总结了俄语词尾变化与句法规律,从而奠定了俄语语法的理论基础。罗蒙诺索夫还为文学语言规定了高级、中级和低级三种体裁。他的作品别具一格、脍炙人口,以丰富多彩的俄罗斯语言为基础,摒弃了古老陈腐的词句,读起来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
罗蒙诺索夫在认真从事科学文化研究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国内的社会政治活动,堪称俄国启蒙运动的先驱之一。
当时,俄国的科学文化比较落后,一些外国人在彼得堡科学院专横跋扈,为所欲为。罗蒙诺索夫从工作的第一天起,就立志要为俄国科学文化的独立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
“俄罗斯大地能够
诞生自己的柏拉图
和智力灵敏的牛顿。”
他不仅用这首诗来激励别人,同时也用来鞭策自己。他勇于揭露外国人打击俄国科学家、阻碍俄国科技发展的行为,并与之进行坚决的斗争。俄国历史上第一个化学实验室的建立就是罗蒙诺索夫与外国人长期斗争的结果。
作为一个渔民的儿子,罗蒙诺索夫亲眼看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疾苦,敢于揭露地主和神甫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他从科学家的角度提出通过发展生产、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来改善人民群众现状的主张。他呼吁俄国君主进行改革,提高农奴阶级的物质福利,发展人民教育与扩大人民医疗设施,给予劳动人民子女以受教育的权利。在罗蒙诺索夫的倡议下,1755年建成了俄国的最高学府——莫斯科大学。这所学校成了十八世纪俄国先进科学与民主思想的中心,在俄国培养了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材。
罗蒙诺索夫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俄国的科学文化事业。1765年4月15日(俄历4月4日),罗蒙诺索夫逝世,终年54岁,葬于彼得堡亚历山德罗—涅夫斯基修道院内。
罗蒙诺索夫毕生活动的目的在于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他刻苦钻研的动力来自对俄罗斯人民和祖国的热爱。这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在物理、化学、天文、地理、历史、文学、语言等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像一块多棱角的宝石,从不同侧面放射出瑰丽的光芒,成为俄罗斯文化中的优秀遗产。俄国历史上不少优秀人物对罗蒙诺索夫作出了高度评价。普希金把他比作俄国的第一所大学。别林斯基写道:“罗蒙诺索夫仿佛北极光一样在北冰洋岸发出光辉。这个现象光耀夺目,异常美丽。”车尔尼雪夫斯基则说:罗蒙诺索夫“并不想为纯粹科学服务,而只是想为祖国服务”。
罗蒙诺索夫生活的时代正是俄罗斯国家处于社会变革的时期。彼得一世即位后,在工业、商业、军事、行政管理和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这无疑也为罗蒙诺索夫从事广泛的学术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罗蒙诺索夫的成就是俄国社会变革的产物。另一方面,俄国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又限制了这位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科学家充分发挥其智慧和才能。罗蒙诺索夫生前经常遭到反动统治集团的迫害。他的实验经费常被裁减。他的发明创造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他刚一去世,叶卡特琳娜二世就下令没收了他家中的一切文献资料。此外,由于当时俄国落后的生产技术条件,使罗蒙诺索夫提出的一些科学设想无法得到证实或付诸实践。
罗蒙诺索夫虽然能够看到人民群众的疾苦,敢于批评农奴制度的不合理现象,并为改变这一状况作出努力,但他仍然没有摆脱当时为一般俄罗斯人所具有的忠君思想。他夸大彼得一世的作用,给叶丽萨维塔女皇和叶卡特琳娜二世写颂诗,把希望寄托于开明君主,而没有看到历史提出的任务恰恰在于消灭农奴制和沙皇专制制度。尽管如此,罗蒙诺索夫仍不愧为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他的卓越成就已作为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而载入史册。
为了能够作真实和正确的评断,必须使自己的思想摆脱任何成见和偏执的束缚。
——罗蒙诺索夫
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和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车尔尼雪夫斯基
写一些自己的心得吧。
首先,你想看书是对的,看得出来你是很想在高中好好学的。但是人生的问题不是一本书能解决的,只能说有好的影响,当然这一点你已经意识到了。那么,看看什么样的书呢?
第一,我坚决不推荐励志或者所谓的成功学的书,那些书都是废话,当然基本上都是对的,但是没有用
第二我建议你看一些好的科普书籍,要找国外的大师写的书,比如《时间简史》《皇帝新脑》,别看中国人写的科普(《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除外),或者也可以看一些科幻小说,要硬科幻,这样可以增进你对科学的理解,虽然对学习成绩提高不大,但是你会受益终生的
第三、读历史,柏杨的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是很好的选择,或者读《史记》(原版),对以后的语文也很有帮助。
第四、现在学习高中的知识用处不大的,并不会和同学拉开多大的差距,所以什么《五三》之类的不用看了。
作为一个刚刚高三毕业的学生,我想对你说,现在的热情是不够的,持续三年的热情才是重要的!而能够坚持努力三年的人是很少的。以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大多数人高一都是玩过去的,认真读书的很少。高二的时候一部分人回过神来,开始认真了,通常这部分人都会有很大的进步。到了高三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不努力的都是放弃了的人,大多数人都在努力。所以如果你有决心在高中混出个名堂的话,高一是很重要的,这一年有充分的时间拉开你和其他同学的差距(所以说在这个暑假里面学高中的知识没有多大意义)。在高二的时候,要稳住,不能太强求自己,以免高三的时候跑不动。高三的时候嘛,老师会押着你跑的,但是自己也要注意,复习的时候要有两条线,自己的是一条,老师的是一条。
现在你马上要进高一,多给你讲一下高一的东西。正如我刚才所说的,高一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在玩,所以就算你抵挡不住诱惑玩过去了,也没有什么,高二的时候努力就行了。比如说我,我在高一玩过去了,最低的时候排到全年级730+,但是高二的时候我就到了两百名左右。而且我们学校可以说是全市最好的学校,竞争很大的。所以说,高中三年时间还是充分的,重点还是坚持。在高一认真学的同时,该和同学玩的时候还是玩一下,该放松的时候就放松,不要变成Nerd。
另外,高中的学习和初中的学习很不一样,你进入高中后发现的最大变化就是自习课变多了,高一的时候会让你发现没有事情可做。这个时候就要调整自己,可以看一看参考书,还有余力的话可以学一下竞赛。至于学习方法,最主要的还是听老师讲,笔记可以不记好但是老师讲的东西一定要搞懂,笔记可以找别人抄,但是老师不可能再给你像上课那样讲一遍。另外,有空多问老师,什么都可以问,让老师感觉到你很喜TA,很喜欢这门学科,TA就会关注你,多帮助你。老师也是人,总会有偏向的,而且老师是很喜欢别人问TA问题的。还有,从高一开始就要准备错题本,真的很有用,我是离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才知道那个东西有多大用处的,可惜已经晚了。
学外语的话,我推荐牛津的《书虫》系列,大部分都是名著的缩写版,而且是英汉对照,我推荐你全部都朗读,这样读出来的语感是一辈子都忘不掉的,而且做题的准确率极高,我的英语就是这样学的,高中三年我听过的语法课不超过十节,但是高考英语也考了133。而且这个书不是让你暑假读完,而是每天坚持,至少上学是周末要坚持读。
至于语文,前两年基本不用管,把课文背好就行,高三的时候老师会有专题复习。
数学的话,个人认为是最重要的学科,不管是从高中的角度还是以后学习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数学好可以帮你拉分,另一方面,数学好对你以后深造有很大帮助。要学好数学,一方面上课要尽量集中注意力(绝对集中是不可能的,上过学的人都知道),另一方面确实要做一些题,数学不练习是不可能学好的,另外就是要多和老师沟通。
至于物理,高中物理很简单,非常模式化,对于大部分题来说,就是理解题意,然后用方程表达物理过程,然后解方程组。其实最难的是力学,但高中的要求并不高。
化学的学习我没有什么太好的建议,就是要把物质的性质记清楚,而且能够联想起来,至于化学理论部分的学习,我就不太清楚了。救我个人来说,本来我的化学是最差的一科,但是高三的时候不知怎么的突然开窍了,几乎变成了我学得最好的一科。
生物的要诀就只有两个字:课本。把课本熟悉了,该记的记住了,拿到95%的分数是没有问题的。
还有一点,高中的时候多参加活动,不管是学校的还是班上的,都去参与一下,会有很大好处的,这些事情也会是你一辈子的回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也祝你在高中三年里能够取得成功!
关于“罗蒙诺索夫”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知识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some.net/cshi/202501-1037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知识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罗蒙诺索夫》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知识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罗蒙诺索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罗蒙诺索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